2018年漢諾威工業展,筆者有幸作為吳曉波頻道飛諾游學企業家代表團導師帶領近百名企業家參觀了SAP展區,并且就很多中國企業家關注的問題和SAP中國區副總裁彭俊松博士做了一些深度的交流,包括我自己的一些個人感受簡單的給大家做一個分享,希望也能讓沒有去到漢諾威現場的讀者,也能夠對SAP最新的戰略發展定位以及最新的技術演進有一個直觀的感受。
SAP的展館設在了7號館,面積是7號展館最大的,初到SAP展臺會有一種來到老牌工業自動化公司的錯覺,整個展臺看不到任何明顯的ERP相關的介紹和展示,映入眼簾的反而是自動化的流水線,以及物聯網、云平臺、機器學習、區塊鏈、數據智能以及大數據的展示。
這就不禁讓人好奇,在SAP看到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AR\VR,這個跟傳統觀念里SAP 是一家ERP解決方案公司不太一樣, 要知道SAP在中國幾乎就是ERP的代名詞,難道是SAP想轉換賽道?趕時髦轉型成為一家IOT公司或者人工智能公司?這可是會讓人大跌眼鏡的,還好后來在和彭博士的交流中得到了答案,明白了SAP展示硬件自動化產線以及物聯網技術的戰略要義。

據彭博士介紹,首先SAP未來的方向是要成為最具創新力的云計算公司,從這個角度來講,未來SAP既不是IOT公司,也不會是家人工智能公司,SAP還是會利用新技術在云計算上做創新。這次SAP展臺用了很多IOT的技術、人工智能的技術、block chain的技術,這些新的技術都放在了一個叫SAP Leonardo的平臺上,Leonardo就是達芬奇的名字。SAP經過了若干年的打造,相繼推出了兩套旗艦產品,就是以SAP S/4HANA為代表的數字化核心系統和與SAP Leonardo命名的數字化創新系統,被SAP稱為雙旗艦的產品戰略,這兩塊是相互配合和相互促進的作用。

SAP Leonardo包含了目前在市場上面耳熟能詳的新技術,包括物聯網、大數據、機器學習、區塊鏈、數據智能、商務分析等,所有這些技術都構架在SAP自己的PaaS平臺之上。這個平臺不僅可以運行在SAP自己的數據中心里,同時也支持目前世界上一些主流的云平臺,比如像Google云、微軟Azure云、亞馬遜云等等。通過這樣一種技術架構,便于客戶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安裝和部署。

SAP Leonardo是基于SAP 的PaaS平臺上的集成了若干個創新和開發的應用平臺。最底層是數據采集和大數據存儲,這上面是foundation,用來解決跟現場的數據采集、存儲、分析的功能,這個基礎之上SAP放了很多個不同的應用。比如資產管理的應用,預測性維護的應用,SAP車聯網的應用,還有些農業解決方案,這些方案是放在Leonardo plan之上。SAP Leonardo很重要的一塊是Edge-computing,也會去做一些邊緣計算,如果都放到云平臺上會對數據處理提示性有很高的要求,這時候SAP也把SAP Leonardo的service下沉到Gateway的工業級設備,比如跟DELL合作,在DELL現場的Gateway會放上SAP的service, 再和SAP Leonardo service之間起到互動。此外,對于用戶來講,這是一種流程型的統一視角,那對于SAP Leonardo怎么把不同應用連通起來,這里就有bridge,會把所有應用流連接到一起。
通過SAP Leonardo里面的人工智能可以為ERP提供更多智能的服務。比如說數據的分析、通過AR給操作人員新的提示。通過SAP Leonardo讓ERP變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動化。ERP也能跟SAP Leonardo聯系在一起。因為SAP Leonardo有很多的洞察需要通過ERP來推動業務流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真正的閉環。就像現在經常講的IT和OT的融合。SAP是IT 的典范,但是在智能制造時代,僅僅IT還不夠,所以SAP也在增強OT部分,在人工智能、數據算法上面,讓ERP更加智能,但是核心還是以客戶價值為出發點為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我們的企業家除了對代表著SAP未來的SAP Leonardo感興趣,對SAP目前在國內的企業數字化轉型所能提供的價值也非常關注。眾所周知,SAP在中國的ERP領域屬于奢侈品,License比較昂貴,一般只有大型的國企、央企和民營企業才能用的起SAP的ERP,但是在國內還有80%-90%都是中小企業。目前在中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社會各界共識,無處不在的創新,讓市場變化極為迅速,使得企業面臨無處不在的挑戰,這不僅是大型企業,對于中小企業而言,亦是如此。我們也就此對SAP提了一些針對的問題,希望了解到SAP是否在中國有相應的措施來幫助中小型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包括使用Leonardo這些更新的技術,得到的答案也是肯定的。

SAP在中國的成功絕大部分是靠大型燈塔企業,但是也有60%左右的中小企業用戶,很多年收入幾個億的企業同樣是SAP的用戶;SAP針對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在不斷推出面向他們的方案和設計。早些年會有B1這樣的產品來覆蓋中小企業的應用?,F在SAP也把ERP放到了云上,推出了SAP S/4HANA Cloud的版本,這樣對中小企業前期使用成本會大大降低;其次,在目前數字化的時代,企業對IT的投入加大,占年收入的6%,投入在數字化的軟件和硬件上,今年有個舉措是專門成立了云計算的面向中小客戶的團隊來銷售所有云計算產品。
SAP現在的策略是云計算優先,所有產品都會放到云上面,新產品的開發也是云產品版本放到最優先,CRM、HR、采購、輔助功能等也都上了云。這樣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負擔比較輕,另一方面大量創新型應用可以非??斓亟桓督o客戶。因為中小企業往往希望他們的投資更加有效率,所以SAP有多個云部署在中國,能讓中小企業能跟全球一樣快速享受到這方面服務。
- 差旅費用云 – SAP Concur
- 采購云 – SAP Ariba
- CRM云 – SAP Hybris
- HR云 – SAP SuccessFactors
- PaaS云 – SAP Cloud Platform
- 中小企業ERP云 – SAP Business ByDesign
- 分析云 – SAP Analytics Cloud
在本次的漢諾威工博會上,SAP還展出了目前業界第一套全生命周期覆蓋的數字化雙胞胎網絡系統也讓人耳目一新,涵蓋了從產品概念到系統設計、從纖細設計到原型、從交付到制造和服務、從服務再回到產品概念的整個周期和循環。對于大量的企業來說,產品的個性化定制和新的商業模式,是他們擁抱數字化轉型的主要驅動力。這些企業更多的需求,集中對產品從概念、設計、開發、采購、生產、物流、維修、報廢的整個階段里,如何讓各個相關的企業和部門進行高效率地協作,從而更好地響應客戶和市場的需求。為此,需要在企業和部門之間共享虛擬空間里的虛擬資產數據,需要在供應商、客戶、服務提供商之間進行業務協同。企業所關注的數據,不僅僅是產品的三維數據或性能數據,也要包括產品在不同階段里的業務數據。因此,需要在對產品采集數據的基礎上,在各個企業和部門內建立對應的可轉換的數字化映像,讓各個部門、合作伙伴之間的協同更加順暢。此外,這些企業也不像航空、電力等企業那樣采用自開發的手段,它們迫切地需要有一套商品化的、覆蓋大量跨行業共性需求,并且可以自行擴展行業特性的數字化雙胞胎系統,幫助他們迅速實現目標。這就是SAP提出的數字化雙胞胎網絡的概念,區別于目前提到更多的聚焦于產品設計和生產規劃領域的數字化雙胞胎。

由于觀展的時間有限,還有很多精彩的技術點沒有來得及一一細看,總體對SAP的感覺是四個字,“求變、融合”,數字化轉型的力量已經不僅僅是針對制造業企業了,解決方案服務商本身也在做數字化轉型,IT和OT的融合,軟件和硬件的融合,管理和數據的融合,但都是在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全面,能夠給客戶帶來更加立體和完整的價值。